电动机轴承温度振动监测装置报警值的设置有哪些参考标准
电动机轴承温度振动监测装置报警值的设置有哪些参考标准?电动机轴承温度振动监测装置报警值的设置需要综合考虑多个因素,以下是一些常见的参考标准:
电动机相关标准
国家标准:如 GB 1032 - 2012《三相异步电动机试验方法》、GB/T 755 - 2019《旋转电机定额和性能》等,对电动机的温度和振动允许值有一般性规定。例如,对于 B 级绝缘的电动机,其轴承温度限值通常在 95℃ - 105℃左右;对于振动,不同中心高的电动机在不同转速下有相应的振动烈度限值,如中心高为 132mm 及以下的电动机,在转速为 3000r/min 时,振动烈度限值为 1.8mm/s。
行业标准:不同行业也会根据自身特点制定相关标准。例如,在电力行业,DL/T 596 - 2021《电力设备预防性试验规程》对发电机、电动机等设备的温度和振动监测有具体要求。对于水轮发电机的推力轴承和导轴承,油温一般规定不超过 70℃ - 75℃,轴瓦温度不超过 80℃ - 85℃;对于汽轮发电机,轴承振动双幅值在额定转速下一般不超过 0.075mm - 0.12mm。
设备制造商建议
电动机制造商通常会在产品技术手册或说明书中给出推荐的温度和振动报警阈值。这些建议是基于电动机的设计、材料、制造工艺以及长期的试验和运行经验得出的,具有较高的参考价值。
运行经验和实际工况
历史数据:如果电动机已经运行了一段时间,可以分析其历史运行数据,包括正常运行时的温度和振动值,以及曾经出现过的故障时的数据。根据这些数据来确定一个合理的报警值,一般将正常运行时的最大值加上一定的安全裕度作为报警值。例如,通过历史数据发现电动机轴承温度在正常运行时最高为 80℃,那么可以将报警值设置为 85℃ - 90℃。
负载情况:电动机的负载大小和性质会影响其温度和振动。对于负载变化较大的电动机,需要根据不同负载工况下的测量数据来设置报警值。一般来说,在高负载情况下,温度和振动值会相应增加,报警值也应适当调整。例如,当电动机在满载运行时,轴承温度可能会比空载时高 10℃ - 20℃,此时需要根据满载时的温度情况来合理设置报警值。
环境条件:环境温度、湿度、通风条件等也会对电动机的温度和振动产生影响。在高温环境下,电动机的散热条件变差,温度容易升高,此时应适当降低温度报警值;而在潮湿环境中,可能会影响电动机的绝缘性能,进而导致振动异常,需要结合实际情况调整振动报警阈值。例如,在环境温度为 40℃的场所,电动机轴承温度报警值可能需要比环境温度为 25℃时降低 5℃ - 10℃。
相关技术文献和研究成果
一些专业的技术文献、学术研究论文以及行业报告等,也会对电动机轴承温度和振动报警值的设置进行探讨和分析。这些研究成果通常是基于大量的实验和实际案例得出的,可以为报警值值设置提供参考。例如,某研究表明,对于特定类型的电动机,当轴承振动加速度超过 10m/s² 时,轴承出现故障的概率会显著增加,这可以作为设置振动报警值的一个参考依据。
郑州广众科技发展股份有限公司,专业生产电动机轴承温度振动监测装置,可根据需要量身定制,成功案例多,欢迎选用。合作电话:17337138705(微信同号)